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澳洲幸运10怎么玩都是输 > 新闻动态 > 新闻动态
普通父母在卷成绩、兴趣班的时候, 聪明父母早已转换赛道
发布日期:2025-08-16 16:15 点击次数:169
自从有了女儿,我发现为人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好的,尤其是孩子开始上学后,为了把孩子教育成优秀的人才,大家更是不惜重金。
比如,我邻居,女儿刚上幼儿园她就报了各种兴趣班,后来又是幼小衔接,学科辅导……
再比如我同事,也是这样,孩子自从上了小学,所能去的地方,几乎就那么几个,学校、家、辅导班、兴趣班……
貌似孩子只要成为了学生,就被“软禁”在了一个特定的世界,直到大学,甚至踏入社会很久都不能真正领略这个多元的世界。
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,他们被繁重的课业和各种培训填满,思维被标准答案束缚,缺乏对不同文化、不同观念的深入理解与包容。
即便成绩优异,也可能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时,感到迷茫和无措,难以真正融入并适应这个丰富多彩又充满挑战的世界。
英国哲学家、教育家斯宾塞说过:“世界上最伟大的老师是自然。”
欧洲的一项研究也显示:童年时期接触大自然更多的人,其心理健康状况要明显好于接触水平较低的人。
相比课堂教学,自然不设标准答案,他符合孩子追寻自由、热爱探索的天性。
孩子可以在自然里自由的看、听、摸、想,在爬树、追蝴蝶、采蘑菇的过程里,释放内心的好奇和压力。
不用被条条框框局限住大脑,学会和不同的生命相处,长出一颗弹性十足、寻求快乐的心……
就像一个教育家说的:“一个热爱自然的孩子是不可能变坏的。”
因为他们见过生命的多样,也感受过季节的更迭,内心早早学会了尊重、等待与修复。
正是因为了解这些知识,所以,我在教育女儿的时候,相比于卷学习、成绩、兴趣班,我更热衷于给她充满松弛感的自然教育。
平时给她入手阅读书籍,也比较偏向于科普类的自然读物,比如这次参加平台的试读活动,我的首选也是DK出品的科普读物珍奇博物馆(矿物+真菌)系列。
收到这套书,女儿就迫不及待的打开了包装,没想到除了《璀璨的矿物与岩石》和《奇幻静谧的真菌界》这两本制作精美的科普书,还随书赠送了一套镶嵌了30颗“宝石”标本的相框。
看到这个宝石相框,女儿忍不住一片“哇”声,挨个去看每个宝石下面的名称,没想到30颗宝石,她竟然认识将近20颗。
这当然都归功于我经常带着她去大日然和各类主题博物馆中“寻宝”,看着一个个熟悉的、不熟悉的宝石,女儿忍不住打开了话匣子,联想起了和我外出探险的每一个瞬间。
以前带她出去玩的时候,总以为她年纪小,或者不入心,这些经历不会有那么深的记忆,没想到看到这些宝石,她的记忆都被勾了出来。
忍不住拉着我开始看每一个宝石的科普知识,一本书100余种矿物与岩石科普,以及159幅高清真实照片,从宝石的形态、形成原因,到古今用途、神话传说,我俩竟然沉浸式的坐那看了2个多小时,边看边讨论,还忍不住规划往后去大自然探险的过程……
这样女儿还不过瘾,刚看完“宝石”书,又拉着我看《DK奇幻静谧的真菌界》这本书,书中116个真菌物种,女儿虽然大多数都不认识,但是可能正是因为没见过、不了解,勾起了她的好奇心。
她看得津津有味,看到金针菇、香菇的时候,甚至还去厨房拿起实物和书中的介绍进行了对比。
看到“毒鹅膏”的时候,甚至还忍不住唱起了“红伞伞白杠杆,吃了一起躺板板……”
看着她那投入的样子,我感到非常欣慰,因为我知道,这些年带她出去开的眼,都已经刻在她的记忆中,成为她人生经历的一部分,以后不管走多远,她都能带着这份好奇与勇气,自己把路越走越宽。
心理学中的“信息茧房”理论指出:长期接触单一信息源会导致认知封闭。
见过不同文化、接触过不同生命形态的孩子,更易形成包容性思维,减少认知狭隘。
这种“见世面”的过程,本质上是认知模式的拓展与更新。
如果你家里也有中小学生,希望做家长的你,不要把孩子软禁在“信息茧房”里,多带孩子去自然走走,或者多给孩子入手一些科普类书籍,尤其是像DK这种数据准确,注重细节,全世界最负盛名的科普百科类图书出版的科普书。
最好,读完书,再带孩子多出去走走,毕竟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,才能将书本上的抽象概念转化为直观体验,打破认知的局限,构建起全面而立体的知识体系,使孩子具备应对复杂世界的多元思维和强大适应能力。